74、县试_寒门荣耀(科举)
乡村小说 > 寒门荣耀(科举) > 74、县试
字体:      护眼 关灯

74、县试

  果然如文靖安所料,此后林宁宴便不再通过官府的驿马给他们寄信,偶尔来一封信是通过民间渠道传过来的,但这样费时费力,文靖安收到信件时,往往在两三个月之后了。

  林宁宴这么做无非是出于一个考虑——不让文靖安和陈崇章与他沾上关系,万一他在旧党手下招架不住,那也不至于牵连文靖安和陈崇章。

  文靖安当然能理解林宁宴这份苦心,双方不必言明,彼此心有灵犀。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元景十八年,这年文靖安已经十七岁了。

  正所谓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永宁县中央的天水大街被早春细雨打湿,青石板的缝隙之间冒出嫩绿色的草芽,那大概是甘草和繁缕之类,云州春景不像京城那般烟柳斜斜、行人迟迟,这里显得冰冷与爽净,一切像被洗过一般,预示着滋长和万物新生。

  那么,且待春风闹桃李,文靖安便要正式踏上他的功名路。

  二月初二清早,他准时准点从租住的客栈出门,但与往日不同的是,以往他和陈崇章总是往左边的县学方向走,这回他却和陈崇章分道扬镳,往右边的县衙方向走。

  陈崇章问他:“真不要我陪你去?”

  文靖安:“多大点事,别浪费两个人的时间,我快去快回。”

  陈崇章:“那行,你书箱给我,你带着去县衙不方便。”

  文靖安把书箱解下交给他,两人再不多言,在十字街口分左右而行。

  文靖安这次去县衙不为别的,就是为了给二月初八的县试做准备。

  参加县试之前,他要先到县衙报备,表达参加县试的意愿,负责这一事项的是县衙门的礼房。

  文靖安到县衙礼房时,礼房门外已经挤满了学子,三四十人是有的,他们都是今年应考县试的学子,文靖安耐心排队等候,轮到他时,他说明考试意愿,礼房的书吏给了他“一张纸”。

  这张纸叫做“廪保互结亲供单”。

  文靖安拿到供单仔细看了一遍,上面以繁体字写着一段说明。

  “云州北昌府永宁县儒学为发给结单事,照得各廪保所保童生须查明该童实系身家清白并无刑丧过犯、娼优隶卒、枪手顶替、冒籍跨考等弊,方准由该廪保画押发给该童填写三代、年貌、籍贯,报名送考须至结单者……”

  这段文字之后,是类似调查表上的各类栏目,包括考生姓名、年岁、籍贯、曾祖、祖父、业师等等信息,最有意思的一项是——因为没有照片和不具备画画像的条件,上面专门开了一栏“面须”,比如礼房的书吏观察文靖安之后,在这一项填上“面白无须,容貌俊美,左眼角有泪痣”。

  文靖安填好这张供单,礼房的书吏并不会当场盖印,而是要文靖安拿这张供单回去找单子上面写的廪生保人签字画押,文靖安的廪保是县学的宋教谕,宋教谕知他今日去取供单,早就在县学里等候了,他帮文靖安仔细审阅了供单上的信息,确认无误之后才签名画押。

  文靖安拿着这份供单重新返回县衙礼房,礼房的书吏确认之后给他登记在册,列入本次县试名单,并且给他的供单盖上“永宁县儒学”的印章,由此这份供单正式生效,等到二月初八开考那天,文靖安可以用供单进考场以及跟主考官知县大人领取答题纸。

  拿到供单之后,文靖安返回县学,一如往常温习功课。

  到了初六那天,陈三娘、文三贵和文妙安早早从莲花镇上来给他助威,陈守严让县里两个掌柜接待文三贵等人,并让陈三娘转交给文靖安一封红包,说是祝他县试旗开得胜,文三贵也转交了文家众人的红包。

  当然,她们和文妙安也有东西送给文靖安,是一个从莲花庙里特意求来的“状元符”,礼轻情意重。

  文靖安一一谢过,陈三娘说:“我们也不打扰你温习功课,这两日我们在县里随便逛逛,等到了初八那天再陪你一起进场。”

  文靖安笑言:“谢谢娘。”

  随即和陈三娘等人到县衙外边看了告示板,明确了他在考场内的座位顺序,他的座位号是“甲二十二”,是比较靠前的位置,所有的座位按照“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十字加数字排列,甲排自然在最前方。

  这也可以大概算出本次县试应考的学子在两三百人以上。

  而为了公平公正起见,考生也只能在考场外围看自己的座位而已,是绝对不能提前进入考场的,考场就设在县衙门的大院里,虽然是一个临时搭建的考棚,但早就有官差轮流把守,杜绝有人提前进场徇私舞弊。

  文靖安看完座位号之后,晚上一家人和陈崇章在县里最好的馆子吃了顿饭,静等初八开考。

  虽然前世已经经历过一次高考,不过越发临近开考的日子,文靖安心中仍旧免不了有些忐忑,所幸县试开考时间十分“人性化”,初八当日的寅时初,也就是凌晨三点,县衙考棚那边准时响起了炮声,这炮声叫做“头炮”,提醒考生做好准备,失眠考生不用再勉强自己睡着了,大大方方洗漱出门便是!

  陈三娘早就为文靖安做好了准备,将笔墨纸砚、吃食、饮用水放在一个竹篮里边,让文靖安吃了一顿朝食之后,这才和文三贵、文妙安、陈崇章一道陪文靖安去县衙门的考场。

  文靖安到时,考场外已经挤满了人,都是考生和送考的家属,他们手中都提着灯笼,加之县衙在门口两边点了两排更大的灯笼,在明黄的灯光照耀下,照出了无数的脸庞和期望。

  待炮声再次响起,考场大门正式打开。

  这时府衙的官差开始出来“清场”,驱散送考的家属,考生们则在门口排队接受检查,逐一进入考场。

  陈三娘将考篮再检查一遍,确认无误之后亲手交给文靖安,嘱咐道:“正常考就行,娘相信你可以的。”

  文三贵也说道:“这些年你用了多少功就该有多少回报,放心去吧。”

  陈崇章:“等你一起去考院试。”

  文妙安:“这种小风小浪我就不多说什么了,不过今年等你去京城赶考别忘了带上我。”

  言外之意就是祝文靖安县试、府试、院试、会试一次过。

  文靖安笑了笑:“借你吉言。”

  文妙安:“一言为定。”

  陈三娘看前边已经有考生陆续进场,便催促道:“行了你们两个,这种时候还有心情说笑。”

  文靖安收敛笑意,跟众人道:“行,那我进去了。”

  说罢提着考篮转身到队伍后面去,陈三娘看他走远,忽然想起些什么,叮嘱道:“娘特意做了很多状元糕,开考前记得吃一块。”

  文靖安笑着跟她挥了挥手,随即隐没在人群里。

  两三百人的队伍轮流进场需要花费一些时间,轮到文靖安的时候天已经灰蒙蒙发亮了。

  门口的官差仔细搜身检查,核对供单上的信息,再三确认后方才放他进场,这种检查方式并非流于形式,反而很有存在的必要,因为文靖安惊讶地发现,前边竟然有七八个考生被扣住了,据说他们在衣服的夹层或考篮的糕点之中夹带了小纸条!

  文靖安大感惊奇,想起一句不知道算不算至理名言的至理名言。

  “人类最古老的技能是撒谎和作弊。”

  而文靖安也感谢他穿成了男孩,否则在这样细致的检查下,什么女扮男装考科举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

  一切顺利,搜身的官差和书吏将供单和考篮还给他,放他进场。

  文靖安进了大门,只见前边偌大的庭院整齐布置了一排排一列列的矮凳低桌,每张桌椅左上角都贴着一张长方形小纸条,上面写着“甲一某某某”字样。

  文靖安自己是甲二十二,就在进门第一排最右边廊下的位置,他找到了自己位置,坐下来吃了一块状元糕,安静等候。

  待全部考生落座,王所思率领县丞等一众官员,以及县学的宋教谕和其他廪生保人一同进场。

  这时县丞和其他考官开始点名,点到名字的考生离开座位上前去,先确认自己的廪保,廪保也跟考官承认这位考生之后,考生再把供单交给王所思,王所思亲自把供单收下,然后给该考生发放本轮考试的答题纸。

  轮到文靖安时,他拿着供单上去,他的廪保是宋教谕,可以说是最具权威性的保人,因此他简单向宋教谕和王所思行了礼,毋庸多言,只是走了个过场,给王所思上交了供单便顺利拿到了答题纸。

  文靖安回到自己的座位,仔细研究了这份答题纸。

  这不是简单的一张纸,而是内页印有红线的厚纸折本,类似于臣子给皇帝上书所用的奏折,只不过他拿到的奏折里面全是空白,没有任何一个文字,只在表面印有姓名一栏,上面写的是“文童”两个字,后方留白给考生填上自己的名字,比如考生:文童文靖安。

  待全部考生都领取到了答题纸,宋教谕与其他考生的廪生保人陆续退场,只留下王所思、县丞和一众监考官,王所思亲自将考棚大门锁上,这时已经天光大亮,辰正(8:00)一到,随着一声锣鼓敲响,县丞向王所思做了请示,得到答复,随后高声喊道:

  “开题——!”

  请收藏本站:https://www.xcshu.cc。乡村小说手机版:https://m.xcshu.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