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谁敢杀纣王 一_终南山主人
乡村小说 > 终南山主人 > 第二章:谁敢杀纣王 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章:谁敢杀纣王 一

  在姬发兴兵出师进犯帝乙前,按当时的传统,是必须要问于鬼神的,听鬼神的意见。问鬼神的办法有两个,一是通过烧龟甲或牛的肩胛骨,根据上面出现的兆纹得知山川鬼神之意,二是通过蓍草。

  奇怪的是,最初准备的龟甲被烧焦了,也没有出现任何兆纹。

  这龟甲,源自洛人从冢岭山下、洛水之畔得来的一巨型灵龟身上,曾进送于古公(姬发的曾祖父),那灵龟死后,其甲被珍存,以便来日问于鬼神之时更为灵验,谁知却出了异象。

  须知龟甲被烧焦也不出现任何兆纹的可能性极低,那些龟甲在问事之前,都是要先用盐水浸泡、再用碱土脱水去脂,如此反复多次,才放在背阳通风之处阴干制成,最后在上面打孔,等待占卜之用。

  占卜时,要将准备好的圆木烧到有红色的火星(不能有火)为止,然后将圆木紧紧伸进孔中旋转,这时龟甲的龟甲极为干燥,钻孔之处又偏薄,高温之下便会出现裂纹。普通龟甲尚且能如此,何况是长时间放置于甘泉山(甘泉山曾为轩辕黄帝祭天通鬼神之地)下的灵龟之甲呢

  灵龟之甲出现异向后,众人惊恐不安,又转用蓍草占卜,蓍草中有几根却被不小心折断了。这相当于军队出征前祭旗时旗杆折断一般,虽然可以有新的旗杆可以换上,却是极不吉利的象征。

  众人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意欲罢师归国(当时是几十个部落齐聚参战,归国是指归各自方国)大师吕尚(当时对吕尚的特定称呼,为武官最高统帅)见此情景,未等武王发话,拔剑指天说到:殷人(代指商纣王)有事,必问于鬼神,可知吉凶,故殷人敬鬼尊神。尔等可知,鬼神者,一为天神,天神者帝、日、东母、西母、云、风、雨等,二为地祗,地祗者,社、四方、四巫、山川为是;二为人鬼,人鬼者,先王、先公、先妣。

  今日所请者,亶父(即古公,周武王曾祖父)也,亶父生性淳厚,不喜言兵,故现不吉。然我等所行,皆为替天行道之事,尔等不必操心。

  话音刚落,有暴雨狂风至,武王车上的顶盖也被掀翻,众人更加惶恐,私下窃语,意欲先走。

  在周王伐纣之前,姬姓家族的意图有二:其一,保护性侵略,想方设法地蚕食殷人附属于诸候的地盘,以便殷人将来无力灭掉姬姓家族,如果真想灭殷人,季历(周文王父亲)时即可,无须让姬昌娶帝辛的妹妹为妃。

  其二,殷商是轩辕神族的后代,纵然你有千番心思,唯一不敢的,是被推翻殷商,惹怒于鬼神。

  但在伐纣的队伍中,有一个人,他为迎合亲王人,也尊敬鬼神(当时若有人敢不敬鬼神,便是万恶不赦之罪),他心底是不怕鬼神的,或者说,是轻视那些世人口中的鬼神的。另外,这个人,决意是要灭商的。他便是吕尚

  姬姓家族长吕尚做大师,是要稳固和扩大自己的地盘,而不是灭商。

  当暴雨狂风至,武王车上的顶盖也被掀翻,众人更加惶恐,私下窃语,意欲先走时。吕尚并没有走,而是坚持继续向前,灭商。

  其实,武王伐纣,准确点来说,该叫吕尚伐纣,武王只是沾了个名。

  吕尚低声对武王说,你已聚集众族要迫进朝歌,帝辛岂有不知之理,若今日队伍一散,人心亦散,想要再聚,恐是难上加难。时日一长,我辈必为殷人所灭。

  吕尚的意思十分简单,现在你不灭他,大家一看原来连上天也反对你对殷人不敬,那么将来殷人打你,再也没有人敢帮你了。我们早晚会灭亡的。不如我们今天硬拼一回,多少也是个胜算。

  姬发本来只是通过聚集其他部落的方式,告诉帝辛,不要想着灭我,我是有群众基础的,如同实弹演习一样,仅为炫耀实力,目的仍是防止发生战争。就是告诉对方,谁也别先动手,动手谁也讨不着便宜,我们目前最好谁也不要惹谁,否则都会很惨。

  所以对于姬发的军事演习,帝辛根本没放在眼里,只派了3000老弱病残用远距离围观的方式表示关注,自己却在朝歌继续吃烧烤。但这3000人,也算是给姬发面子,不然人家在军演,你都不当回事,姬发脸上会挂不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所以对于姬发的军事演习,帝辛根本没放在眼里,只派了3000老弱病残用远距离围观的方式表示关注,自己却在朝歌继续吃烧烤。但这3000人,也算是给姬发面子,不然人家在军演,你都不当回事,姬发脸上会挂不住。

  就相当于中国去太平洋海域军演,要是美国说我们对中国的行为表示关切,中国政府再发表一个我们的军演不针对任何国家和组织,这事就圆满了。要是美国理都不理,那面子上很难过得去的,得通过外交通途径进行提示——我们正军演呢,给点面子,关注一下。

  所以姬发要的,只是帝辛和全天下的关注效果,而不是要灭纣,这点,帝辛和姬发都心知肚明,配合默契,来参加聚盟的各部族方国,都是平时不被殷人放在眼里的,正好也参加一下军演,作为在野党,表达一下自己的存在,并告诫执政党,以后别欺负,

  我是有同伙的,所以这次聚盟,本来就是众人各得所求的表演秀。

  但军事演习的总指挥吕尚却假戏真做,有意要弄出一个擦枪走火的事件,逼姬发玩大的。

  而这时的帝辛(纣王),却精力都在东夷人身上,没有意识到眼前的危险。

  帝辛在位其间,第一步,先灭掉了北边威胁他的黎人,因为黎人的祖先是九黎之族(黎人与三苗之族同祖)他灭黎人是祖上的惯例,因此是不但巩固了北面,而且得到了殷民的支持;第二步,他按顺时针方向,转而去攻击东夷,东夷人位于山东和江苏徐州一带,但与夷人的战争远比他想的要惨烈,使得他深陷泥潭。

  按当时的军事、经济、人口综合实力排名,第一名,殷本部,也就是帝辛本身;第二名,姬姓家族;第三名,东夷,第四名,黎人。

  姬姓家族对帝辛来说,最大的威胁仅是有可能不听话,但对自己的统治没有威胁,因为帝辛的祖先轩辕黄帝的后代,一脉相承的神族,帝辛是代表上天(神族)来统治人间的,这是整个姬姓家族的共识。要取代他或是杀他,别说是做,就是动一下这个念头,都是莫大的罪过。

  因此,姬姓家族对帝辛的王位是没有威胁的,影响的只是他的权威,在他实力强时,他可以直接灭掉姬姓家族,如果实力不强,那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黎民却不一样,黎民的祖先是蚩尤,他们心理认真的神族是蚩尤之后,而不是轩辕黄帝的后代,所以,他们是敢直接推翻帝辛统治的人。

  东夷人比较复杂,他们是蚩尤和炎帝部落的后代,心底认不认可辕黄帝后代的统治的基本持平,是虽然敢反,但轻易不造反,远不如黎人那么激烈和明显。

  对帝辛来说,他的战略自然是先灭黎,再灭东夷,再灭姬姓家族,但灭东夷的过程中,已是元气大伤,一、二十年内无望再灭姬姓家族,欢歌笑语,休养生息,才是他最要紧的事。

  但偏遇上一些不懂事的大臣,主张他征伐姬姓家族,实为惹事添乱,所以纣王一概不理,不但不理,还严惩这一提法的人,用来安抚姬姓家族。

  千算万算,他没有算出吕尚,吕尚是不怕鬼神的。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请收藏本站:https://www.xcshu.cc。乡村小说手机版:https://m.xcshu.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