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立太子_还珠之和婉公主
乡村小说 > 还珠之和婉公主 > 第一百一十八章 立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一十八章 立太子

  若安她们忙着筹备“新月格格”和克善的出孝和“新月格格”的婚事,而此时的朝堂之上有了新的波澜。

  “十二阿哥聪颖好学,人品贵重,又为皇上嫡子,请皇上为国本计,立十二阿哥为太子!”一位大臣的奏请一如石破天惊,引起了朝廷众臣的议论。

  乾隆坐在龙椅上,面无表情地看着他。

  “皇上春秋鼎盛,年富力强,立嗣之事不必如此着急。”乌拉那拉家的人赶紧上前,“十二阿哥虽为嫡子,但尚且年幼,不足以承担储君之责。”

  “若论立嗣,理应立长,五阿哥年长,又博学多才,才是更好的人选。且我大清不必立嫡立长,而是立贤。既论贤能,非五阿哥莫属。”又一位大臣走了出来。

  ……

  一时间,诸位大臣纷纷引经据典,驳斥他人,朝堂有些嘈杂。

  没有人注意到乾隆阴沉的滴水的脸色。

  “够了!”乾隆大喝一声,众臣瞬间闭嘴,“吵吵嚷嚷,成何体统?”

  “皇上……”最初提议立太子的大臣犹豫着开了口。

  “立嗣之事,事关重大,岂能儿戏?此事需从长计议。”乾隆打断了他的话,面色不虞,“退朝!”

  乾隆黑着脸走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他怒气冲冲地径直走向坤宁宫。

  他难道对皇后还不好吗?对十二还不好吗?就这么着急做太子了?难道皇后往日的细心体贴都是假的,只想要自己一道驾崩就扶持十二登基?

  乾隆的心有些寒。

  回想起皇后刚入府时的明艳动人,后来做了继后的刻板严肃,再到后来的温柔大方,善解人意,他一有时间竟不知道,他的景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的。

  一想到过往种种的温情,都是她虚心假意精心设计的,乾隆就觉得不寒而栗。

  “皇上回来了?”皇后正在绣一个荷包,明黄为底,一看就是给乾隆绣的。她见乾隆脸色不好,连忙放下荷包,走过去为乾隆掸掉身上的尘土,关切地问道,“皇上可是有什么烦心事?臣妾能做些什么?”

  乾隆冷眼看着她不说话。

  多么关心的眼神,多么自然的动作。

  如果自己的皇后不是发自内心,那她的心机真的深到令人毛骨悚然。

  乾隆越过皇后走进去,坐到主位上,任由皇后有些茫然地看着他。

  乾隆缓缓开口:“今日早朝,有臣子提议,立十二为太子。”

  什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皇后一惊。

  随即,她当机立断,走到花厅中央跪下:“皇上,臣妾母子,从无觊觎之心。”

  她眼神坚定,直视乾隆,语气和缓,却透露出她心中所想。

  乾隆在说话之前,就在仔细地观察皇后的一举一动。

  皇后先是震惊,之后如此坚定,说明她事先并不知晓,并且申辩地掷地有声,毫无心虚的表现。

  “立太子之事,你怎么看?”乾隆又问。

  “太子之位,事关重大,哪里由得后宫置喙?”皇后答道,“但既然皇上问起,臣妾身为一国国母,就向皇上直言了。”

  “你先起来。”乾隆示意容嬷嬷把皇后扶起来。

  容嬷嬷赶紧照做。

  她刚刚都还懵着呢。

  “谢皇上。”皇后微微一笑,笑得十分真诚,“储君之位虽是涉及国本,但本质上也只是为了防止国君一朝出事而有不必经过内斗有人直接即位。皇上您年富力强,太子之位很不必如此着急。更何况,您膝下皇子不多,除了三阿哥和五阿哥永琪已经长大成人之外,十一、十二、十三都还年岁尚小,学识不足,阅历尚浅,难以承担重任。三阿哥虽然年长,但身子不好,常年卧病在床,五阿哥虽然博学多才,身子健壮,但毕竟没有个正式的差事,想必能力还差一些。”

  “依你之见,朕的皇子中竟无一人得以担当重任?”乾隆的脸色看不出喜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皇上此言差矣。”皇后反驳道,“有皇上您珠玉在前,臣妾哪里还能觉得他们能与您相较?您的哪个儿子能在年纪尚小的时候就能有您这样的能力?和您相比,自然是差了些。”

  “调皮。”乾隆笑了。

  皇后却不打算趁机蒙混过关:“今日既然皇上问起,臣妾也就明说了。”

  “说什么?”乾隆有些好奇。

  “臣妾只想做皇后,不愿意做皇太后。”皇后走过去,拉住乾隆的手说。

  “景娴……”乾隆有些感动。

  “臣妾关心三阿哥,五阿哥,照看小十一,小十二,小十三,是因为他们是您的孩子,我是他们的嫡母。这是我的职责所在,更是我心甘情愿。可能因为十二是我的亲子,我心里更心疼他一些,但臣妾向来尽量一碗水端平,十二有的,小十一和小十三都会有。他们还小,还年轻,还需要您教导。”皇后说到后来,声音有些哽咽。

  “景娴,朕知道你的。”乾隆拍拍她的手,一脸的感动。景娴可不常和他说这样的话。

  皇后清了清嗓子,换了一副面孔,坐到乾隆的下首处抱怨道:“若要依臣妾之见,提议立太子的人必定心存诅咒,觉得您不能长命百岁,其心可诛!”

  “景娴,你生气了?”乾隆心情很好。

  “臣妾可不敢生气,后宫不得干政。”皇后气鼓鼓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眼见着皇后生气,乾隆心情颇好地开始哄。

  皇后对自己是真心实意的,如果她真的另有心思,她最该做的是剖明心迹,说自己如何对帝位没有渴望,而不是因为大臣担心自己有朝一日撒手人寰而生气。

  得知皇后对自己的心意的乾隆放下身段,拿出温柔小意的手段,哄起皇后来。

  皇后也见好就收,装作被哄好的样子,用帕子捂着嘴直笑:“皇上,您快别哄臣妾了,臣妾都要被您哄得晕头转向了。”

  “朕哪里哄你了。”乾隆搂着皇后笑,“朕可是真心实意。”

  “罢了罢了,臣妾说不过您。”皇后叹气,转身趴在乾隆的怀里,眼波流转,“只要您能身体常健,长长久久地陪着臣妾就好了。”

  “孩子们大了,也不怕他们嫌朕管着。”乾隆看似无心。

  “瞧您这话说的,父母健在是好事,他们还敢这么不孝不成?”皇后娇嗔地瞪了乾隆一眼,“皇上不许乱说。”

  “是,朕不乱说。”乾隆满口答应。

  皇后突然叹息一声:“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皇上,臣妾视您为君为夫,也就和您说句心里话。孩子们以后大了,总有自己的想法。旁的不敢说,臣妾只敢担保一句,小十一十二和十三这几个我自小养大的孩子,不会是不忠不孝的。日后他们是征战沙场,还是为您处理朝政,再或是效仿康熙朝的九爷,为大清赚些金银,只要不作奸犯科,随他们做什么去。”

  请收藏本站:https://www.xcshu.cc。乡村小说手机版:https://m.xcshu.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