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世界就在眼前_开局失恋,我反手捧红她闺蜜
乡村小说 > 开局失恋,我反手捧红她闺蜜 > 第418章 世界就在眼前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18章 世界就在眼前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柳海东则站在这幅字画面前,为其中的字折服。

  如果你想要成功到达高耸入云的知识山峰顶端,勤奋就是登顶的唯一路径。

  如果你想在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里畅游,耐心、尽力、刻苦的学习态度将是一艘前行的船,能够载你驶向成功的彼岸。

  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顺风船可驶,如果你想要在广博的书山、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勤奋”和“刻苦”是必不可少的。

  柳海东暗叹,果然是读书人,书房励志名句都不要别人的,自己写,自给自足。

  看到老娘站在一幅比较大的字画前,久久不动,柳海东也走过去。

  当看到《观沧海》内容,他脸色凝重。

  字画准确生动地描绘出大海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

  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大海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

  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意境开阔,气势雄浑。

  柳海东有种错觉,王子昊眼前一直有一片海,花海、云海、山海、林海、人海……

  似乎每时每刻,他都在看眼前这片海,超脱在外。

  所有人,包括柳海东自己,都是这片海里面的风景,供王子昊消遣娱乐。

  精神世界也太丰富了,怪不得二弟的小女儿对他死心塌地的样子,父母再怎么反对都没用。

  我小女儿要是有这么一个男朋友,我别说反对,高兴都来不及。

  不爱也能解锁所有姿势,会所证明了这点。

  因为爱情结婚,又不被物质所累,据说每十万对夫妻中,都不见得能有一对。

  当来到书房里的第三幅字画前,杨黎姿和柳海东都沉默了,呆呆看着这幅字画。

  生子当如王子昊。

  这幅字画集中体现知识分子济世救民的高尚情怀,象征着最高理想境界和精神坐标,是历代圣贤追求的目标。

  看到奶奶和柳海东被震撼成这样子,柳飘飘一脸不屑。

  她觉得这幅字画里面的文字,未免太虚太自以为是了。

  天地在你之前已经恒古存在,如果有心,不劳你来立。

  如果没心,恐怕是不需要,即使需要,你立的心就能正好合乎天地的需要吗?

  至于生民之命,一在于时代和社会的环境,一在于个人的努力和创造,命运更多的是掌握在各人自己的手中,你操什么心呀?

  生民万众,他们要的命你能给吗?

  你给不了!

  古今中外,谁能给得了?

  你给生民立的命,只是你自以为是的命,不一定是生民想要的。

  别人对命运的无可奈何,外人只能劝导他们安贫乐道,麻醉灵魂。

  对于往圣,那只是过去的圣人,一代自有一代圣人,谁也不能代替谁设计谁的生活。

  如果往圣的学问还有生命力,自有社会大众的接纳,不待你来继,如果真成了绝学,你硬要继来,强加于人,必然是违背历史发展的潮流。

  逆历史潮流而动,只能是历史发展中的绊脚石。

  至于为万世开太平,那更是泥古不化,梦想千秋万代都过着你理想的那种生活。

  这简直是缺乏最起码的常识。

  这几千年,人类有太平吗?

  连老百姓都知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一辈不管两辈的人,你还想替万代以后的人们安排好,你一个普通人,有这个本事吗?

  你就是有本事安排好,万代以后的人也不一定能接受。

  当初,柳飘飘看完这四句话后,只感到好笑,只觉得世上还有王子昊这样大言不惭的人,真是不自量力,自以为是到了极点。

  她不仅对高数反感,对理学也很反感,认为理学家只会空言天理人性,妄图用自以为是的天理来驯化纷繁复杂的人性,目的就是想把人变成木偶、奴隶。

  看看那些所谓的圣人,竭力宣扬的就是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父要子亡,子不能不亡的纲常伦理。

  有的理学大家更恶毒,说“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这句话,不知冤杀了多少无辜的女子。

  近代新文化战士极力批判理学杀人,说理学“以理杀人”。

  柳飘飘觉得理学不仅杀人,而且误国。

  他们只会空言大义,全无经邦济世的本领,不仅如此,他们还会依靠强力和诡辩,荼毒民众的心灵,使整个社会伤失生机和活力。

  “这幅字画看似超然物外,清高自许,我觉得没什么用。”柳飘飘忍不住吐槽,给杨黎姿和柳海东泼冷水,“还不如佛家,真正看破红尘,不问世事。”

  回过神来,柳海东眉头皱起,很生气,好比自己正在欣赏一个不可方物的美人,旁人有人说,有什么好看的,这个美女一样会放屁,一样会拉屎。

  要是我那不争气的儿子说这话,我直接一巴掌呼过去,丢雷老母。

  “你跟我说佛家人真正看破红尘?少林寺想要上市,这事你知道吗?”柳海东阴沉着脸。

  柳飘飘一愣,不服气道:“那至少他们不拿一些玄空的性理之学,来迷惑人心,来百般钻营,还美其名曰,是为了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他们对社会影响更大,危害更深。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宗教和世俗各行其道为宜。”

  柳海东笑了:“怪不得你爸妈说你一身反骨,这四句话体现了可贵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是优秀的精神文化。按你这想法,别人过得怎么样,不关你什么事,子孙后代过得好不好,也不关你的事,你甚至反感有人去帮助有困难的人。你的信念是各家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柳飘飘还没梗起脖子前,柳芊芊连忙说道:“大伯,飘飘纯粹是因为跟子昊不对付,对子昊有偏见,才这么不待见他的字,你别往心里去。”

  柳海东瞪了柳飘飘一眼,不想再多说什么,朽木不可雕也。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杨黎姿心潮澎湃,仰望着墙上的横渠四句。

  请收藏本站:https://www.xcshu.cc。乡村小说手机版:https://m.xcshu.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