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徐先生,放学了?夫妻档教学!_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乡村小说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四十三章:徐先生,放学了?夫妻档教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十三章:徐先生,放学了?夫妻档教学!

  四月末。

  大明境内,主要产粮区的农耕,基本进入尾声。

  御书房。

  左相徐达,右相胡惟庸,向朱元璋汇报着各地汇总上来的农耕情况。

  当然,主要是胡惟庸汇报。

  徐达任左相,是被朱元璋强行赶鸭子上架。

  目的很简单。

  遏制相权。

  李善长任左相期间,对皇权表现出的侵蚀、对抗,已经让朱元璋产生了警惕。

  李善长去职退隐后,朱元璋就不希望,再有第二个李善长。

  故而扶持徐达,牢牢占住左相的位置。

  徐达,是朱元璋伸向中书省的,一只强有力大手!

  徐达平日不管事不假,可左相在制度设计中,先天性就是文官之首,拥有压制右相的权力!

  如此,即便中书省联合起来,想做某些,朱元璋不支持,不赞同的事。

  朱元璋也不需要亲自下场镇压。

  只需把心思透露给徐达,徐达就可借助左相权力,在中书省内反对、镇压。

  再不济,也可以把问题,拖在中书省内。

  某刻。

  胡惟庸合上奏折,笑着总结:“陛下,根据各地汇总情况,总体来说,今年春天,各地风调雨顺,墒情不错。”

  “百姓耕种积极性也很高。”

  “除了北方,黍子之类的作物,尚未到种植季节。”

  “天下各地的农耕完成度很不错。”

  “好!”朱元璋高兴的拍了拍龙椅扶手。

  粮食多重要,没人比他这个,即当过农民,又在当皇帝的人,更清楚了。

  “命令各地不得放松。”

  “要密切关注洪涝、虫害等一系列,影响秋收产量的事情。”

  “另外,天下承平已经九年,战争烈度逐渐降低,你们合计合计,朝廷有没有能力,进一步降低一些百姓负担。”

  “咱这段时间,读史,看过历朝历代的田税法。”

  “宋朝每亩收一升田税。”

  “元朝每亩收三升田税。”

  “本朝每亩收五升田税。”

  “宋朝为何很富裕?咱没看懂。”

  朱元璋微微皱眉,宋朝虽软弱,还割地赔款,却又能保持富裕,实在让人不解。

  微微摇头,继续说道:“本朝收五升田税,百姓可以生活,可以果腹。”

  “元朝收三升,看似比本朝还少,为何百姓却活不下去?”

  “立国不足百年,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呢?”

  “咱在元朝生活过,对此深有体会,元朝设定的田税法的确不高,但地方官贪婪无度,派发的苛捐杂税太重太多。”

  “你们考虑减轻百姓负担,要从本朝制度设计,以及田税额度,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要尽可能,找到一个平衡,确保国家有钱粮,保持强盛,同时百姓负担最小。”

  胡惟庸眼皮敏锐跳了跳。

  制度设计!

  皇帝是什么意思?

  胡惟庸一时半会儿,猜不透朱元璋到底隐晦暗示什么。

  于是,笑着应承道:“臣会马上召集同僚,征求各方面的建设性意见,尽快拿出一套可施行的方案。”

  话落,立刻转移话题,“陛下,卫所军户逃逸已经调查清楚了。”

  “系卫所官员,利用手中权力,把军户当做自家佃户引发。”

  “卫所官员,让军户中的泥瓦匠,无偿给他们修建华宅。”

  “春耕,让军户无偿先给他们耕种,秋收,让军户……”

  啪!

  朱元璋猛地拍案,脸色漆黑看向徐达:“把这些贪得无厌的畜生斩首!传首各地卫所!”

  “让其他人看看,胡作非为的下场!”

  “遵旨!”徐达赶忙领命。

  “徐达留下。”朱元璋摆了摆手。

  胡惟庸行礼后,离开。

  请收藏本站:https://www.xcshu.cc。乡村小说手机版:https://m.xcshu.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